当兰州东方红广场的晨光洒向揭牌不久的“国芳中心”,这个陪伴西北消费者三十年的商业品牌,正迎来发展新阶段。
“作为一家深耕甘、青、宁三省区的区域性企业,多年的积累让我们熟知当地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需求,同时还拥有不错的口碑。”在国芳集团总裁张辉看来,公司之所以能在区域内构筑起较强竞争优势,主要得益于公司敢于、勇于自我革新的勇气,夯实了差异化业态组合,培育了众多忠实客户。
从1996年初创至今,以零售为根、创新为魂,在陇原大地上书写了民营商业的成长传奇。在公司成立三十周年之际,记者走进这家企业,以期探寻其发展壮大的密码与年轻化转型的实践。
“还记得1999年国芳百货刚开业的时候,商场里的人流可以用‘车水马龙’来形容,收银台都排着长队。”回忆起国芳集团进军零售业的场景,国芳集团百货板块负责人柳吉弟记忆深刻。
26年前柳吉弟还只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入社会的她与消费者感知相同:宽敞、明亮、开放的新型业态颠覆了消费者对“商场里就是柜台”的传统印象。一时间,“逛国芳”成为那个年代兰州老百姓追求时尚的代名词。
用“开局即巅峰”形容国芳集团涉足百货零售行业再贴切不过。凭借着彼时8万平方米经营面积,国芳百货在2001年创造了占兰州百货零售业50%以上市场份额的佳绩,最高日销达到1500万元,公司更是首次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四年后,公司登顶甘肃省内百货单体销售榜首。
在甘肃省内逐步树立起竞争优势后,国芳集团趁热打铁,凭借着勇于自我突破的勇气和专业人才团队优势,公司在2008年开始跨省(区)布局,先后进军宁夏、青海市场,并在2011年完成区域连锁网点布局,实现甘青宁战略连锁的既定目标。
经历了高光时刻的国芳集团并未沾沾自喜,张辉深知,随着新兴业态不断更新迭代,商业零售企业面临越来越复杂的发展形势。如何“顺应潮流、勇立潮头”成为公司时刻思考的问题。
为此,国芳集团在2018年进入业态转型期,国芳电器退出历史舞台,餐饮体验业态崛起,百货进入购物中心化发展阶段。公司同步提出“品质化服务+精细化管理”的新模式,通过硬件升级、专业化团队、创新营销等手段不断向商户赋能,努力实现各方共赢。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十年不辍耕耘,国芳集团百货板块成功在甘、青、宁等地运营十余家门店,经营面积超36万平方米,稳居西北地区百货零售头部序列。
“消费者们对国芳耳熟能详,但在我们心里国芳百货就是‘妈妈们去的商场’。”作为一名90后,已在国芳集团工作8年的杨露谈到刚入职时的印象时,依旧记忆犹新。
“面对消费主力迭代、线上渠道崛起与体验需求升级的多重挑战,即便是强者也需重塑自我。”张辉告诉记者,2023年国芳集团以前瞻视野启动对集团旗舰店兰州国芳百货进行战略性调改,历时两年,于今年9月正式将“国芳百货”焕新升级并更名为“国芳中心”,以“超级百货”之新貌回应市场之变。
看似一次简单的“更名”,但张辉深知,这是一场从空间场景、业态组合到运营模式的系统性革命。张辉明确表示,国芳中心不是简单更名,而是以“年轻力商业”为核心,实现从“卖货场”到“生活方式中心”的跨越。
国芳中心以“城市会客厅”为定位,彻底突破传统商业空间范式,实现从硬件升级、动线重构到场景营造的全面焕新。记者在兰州国芳中心负一层看到了公司打造的“年轻引力场”——37000m空间汇聚二次元、萌宠、潮玩、轻餐与潮流服饰,凭借与地铁无缝接驳优势,成为TOD模式下的客流引擎,日均吸纳大量通勤客群与目的性消费客群,成为“Z世代”新的社交娱乐中心和交通转换枢纽。
据介绍,目前国芳中心已形成高端美妆、潮流服饰、潮玩次元、餐饮娱乐四大核心业态板块,品牌总数超600个。调改后的国芳中心更是交出一份逆势增长的成绩单:客流同比增长50%,新会员增长25%,首店品牌占比超15%,商业空间扩容达4万平米……这些数字背后,正是国芳以破局者姿态,为西北传统商业转型提供的全新范本。
进入2020年后,电商的异军突起给传统商业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张辉看来,公司必须积极主动拥抱变化,做好数智化转型势必成为左右公司未来发展的“胜负手”。
“公司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线上业务的推广,致力数智化赋能转型,数据驱动决策,优化购物体验,创新营销模式及独特定位,通过战略合作、资源共享等构建全渠道‘线下为主+线上为翼’业务模式,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张辉表示,公司将持续布局新零售业务,聚焦细分领域商业数据沉淀利用,强化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事实上,为应对市场挑战,国芳集团通过搭建城市平台,重构人货场,借助技术系统,努力实现商品、交易、数据、服务的数字化升级与深度融合。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国芳百货线笔,线上交易额(GMV)实现6487.20万元,占